叶挺将军是一员战将,平时写诗并不多融资融券开户,但有一首写于狱中的《囚歌》却极有名。这首诗的面世与郭沫若先生有直接的关系。
叶挺与郭沫若最早结识是在北伐时期。当时郭沫若担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、行营秘书长等职,而叶挺则是北伐军先锋独立团的团长。战争的紧张和残酷使郭沫若与叶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1927年3月,郭沫若写出著名的讨蒋檄文《请看今日之蒋介石》后,不得不亡命日本。1937年郭沫若回国后见到了正在筹备建立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(简称新四军)的叶挺。应叶挺邀请,郭沫若住进了太和街26号的新四军办事处。交谈之间,叶挺说自己很喜欢《论语》中孔子的两句话:“三军可夺帅,匹夫不可夺志。”郭沫若便应请为叶挺将这两句话写成一副中堂张挂起来。由此可见当时两人的关系是很好的。
1941年1月,叶挺将军率领新四军9000余人奉命北移,行至泾县茂林地区,遭到国民党军包围。经过7昼夜奋战,数千人牺牲,叶挺将军被俘。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。1942年,叶挺将军被关押在“陪都”重庆郊外的某个地方。11月叶挺夫人带着女儿从广东来看望。随后叶挺夫人到郭沫若在重庆的寓所拜访。她将叶挺的一封信交给了郭沫若。在这封信的背后附着那首今天被人们称为《囚歌》的著名诗章。郭沫若读后非常激动。可是当时的背景不容许郭沫若将一个囚禁将军的诗公布出来,所以他将诗及信珍藏起来。
展开剩余58%1946年3月4日叶挺将军终获自由。叶挺获释当晚,郭沫若便赶到中共代表团驻地看望。叶挺将军见到郭沫若,第一句话就是:“沫若,记得吗?三军可夺帅,匹夫不可夺志。现在是一切都兑现了。”这当然指的是郭沫若为他写的那副中堂内容。这句话用在被囚禁而又坚贞不屈的叶挺将军身上,真是非常合适。郭沫若回到家后在“电光中反复读着他这首诗”。情不可遏,郭沫若立即草出了《叶挺将军的诗》一文。
在这篇文章中,郭沫若除去略加介绍彼此交往外,重要的是他要乘叶挺出狱之际把那首诗介绍出来。所以他引用了诗的全文:
“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,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,一个声音高叫着:爬出来吧,给你自由!我渴望自由,但我深深地知道——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!我希望有一天,地下的烈火,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,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!”
郭沫若在文章中这样称颂这首诗:
“这里燃烧着无限的愤激,但也辐射着明彻的光辉,要这才是真正的诗。假如有青年朋友要学写诗的话,我希望他就从这样的诗里学。我敬仰希夷(叶挺的字),事实上他就是我的一位精神上的老师。他有峻烈的正义感使他对于横逆永不屈服,而同时又有透辟的人生观使他自己超越在一切的苦难之上。5年的囚禁生活假如没有这样的精神是不能忍耐的——然而希夷征服了这一切,现在果真是“地下的烈火把活棺材烧掉”,而他“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”了。”
郭沫若最后说:“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,他的诗就是他自己。”该文发表在一家刚创刊的《唯民周刊》4月6日创刊号上,立即产生很大影响,被广为传诵。
叶挺将军的诗是品格显现的诗,是真正具有诗素的诗。所以,它至今为人们歌咏。郭沫若先生发表此诗融资融券开户,张扬诗的精神,也显现出一位诗人的目光和精神的应和。这是值得人们深入体会的。
发布于:北京市